百世掉队,68亿国内快递业务转让极兔!

去年10月底,百世以68亿将国内快递业务转让给极兔。 彼时,百世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表示:“本次战略合作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发展格局,执行集团的长远战略规划。百世将集中精力和资源,进一步推动供应链、快运、国际业务的深度融合,加快业务的发展,打造国际化的综合智慧供应链服务。” 如今来看,卖身只是无奈之举。 值得注意的是,百世集团不仅有大家熟知的快递业务,也包括快运、供应链管理、末端服务、运力匹配、国际电商物流、物流金融等多项服务。 百世快递被卖了,但百世集团依旧存在。

继国内快递业务卖身极兔之后,百世集团又收到退市警告。 据最新消息称18日,百世集团发布公告,1月5日收到纽交所通知,称其不符合持续上市标准中适用的价格标准。

上市之初,百世股价为11.48美元,市值达43.3亿美元,如今却不及当时的一个零头,市值仅剩3.43亿美元。 


按照相关规定,如果股票平均收盘价格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,那么就属于不合规。30天之际依旧达不到最低股价要求,纽交所会启动停牌和退市程序。 纽交所一纸通知,意味着百世集团濒临退市边缘。 根据纽交所的通知时间,从2022年1月4日算起,需要连续30个交易日股价平均收盘价不低于1美元。 近半个月的时间,百世股价在0.8美元和0.9美元之间徘徊。 一美元,成为了百世的一道坎。 不过,百世倒挺淡定的。 14日,百世集团表示已经做出补救回应。具体而言,百世还有6个月时间调整,直至达到1美元最低要求,期间依旧正常上市交易,公司也保持正常运营。 一切正常,退市是最大的风险。因为股价原因被赶出资本市场,对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来说都是某种程度的“奇耻大辱”,这背后意味着经营不善、不具备投资价值等等。 反观5年前,百世集团风光上市,是第二家登陆美股的中国快递物流企业。


百世掉队,阿里大抵是失望透了! 在歌里唱:“爱你不是两三天,每天却想你很多遍。”百世的问题也不是两三天,也被大家讨论过很多遍了。 

问题一,亏损。 一直以来,百世都被描述为“唯一亏损的快递企业”。2020年8月,百世亏损大幅收窄,好不容易有了盈利的希望。而彼时,百世是四通一达里唯一亏损的企业。 数据显示,从2014年到2021年,百世一直处于亏损状态。仅在2020年12月释放出净利润整体扭亏为盈的信号,但之后更新的2020年度财报显示,单2020年百世累计净亏损超过20亿。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,中通2020年净利润约46亿,韵达为14.04亿,圆通17亿,申通为0.37亿。 没有对比,就没有伤害。有了对比,才知道百世亏损多惨重。
 
问题二,口碑。 国家邮政局2020年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,在十家快递企业中,百世公众满意度位列倒数第三,一度被称为“体验最差的快递”。 去年11月,百世又被爆出积压上万包裹,背后原因是员工被拖欠大量工资,正常派件受到影响,派件系统也被关闭。此时,百世和极兔并未完成“交割”。 去年2月,百世快递长春一网点瘫痪,上万包裹无人配送、无人看管。 2020年双11期间,百世在运输包裹时,甚至出现了烧毁13吨快递的重大纰漏。 类似的报道和讨论还有很多,而用户对百世的评价主要集中于慢、烂、坑。 以上两大问题,也为百世出售国内快递业务埋下伏笔。 百世国内快递业务被卖,最伤心的要属创始人兼CEO,最失望的大概是阿里了。 资料显示,从2008年到2016年上市之前,阿里一直是百世的投资方。上市之后,持股占比26.8%的阿里成为百世集团最大股东,远超的12.35%。 一直以来,百世也被称为“阿里的亲儿子”。

百世聚焦海外业务,对手依旧是极兔!“调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。” 6月,百世CEO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。 半年之后,痛苦接踵而来,卖身、股价低迷、退市警告。 这一切痛苦,似乎早有感知:“新竞争对手的进入、价格战等原因,让我们不得不进行战略调整。很多业务已经做了四五年,并且已经初见成效,但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,我们不得不暂时放弃一些业务,聚焦核心领域。” 指聚焦国际业务,尤其以东南亚市场为重点。 近几年,国内电商和快递市场逐渐趋于稳定,从增量市场步入存量市场。尤其是快递行业,依旧面临激烈的厮杀,此起彼伏的价格战,不断消耗着快递巨头们的耐心和收入。
 
基于迅猛的打法,极兔也被称为“恐怖的兔子”。收购百世,再度证明了极兔的恐怖。 年初,极兔又发布公告,将正式启动位于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两国的快递网络运营。 极兔此举,也被视为正式进军中东的标志。

反观百世集团,6月表示:“我们的目标是在东南亚打造成优势品牌,能够把中国与东南亚连接起来。” 

反观东南亚市场,依旧处于发展前期,机会丰厚、潜力巨大。 正所谓,打不赢了就换个战场,而百世一不做二不休,干脆把国内快递业务给卖了,将主要精力放到海外市场。 巧合的是,收购百世快递业务的极兔,便起家于东南亚市场。资料显示,极兔2015年在东南亚成立,花了四年时间便做到市场第二。 2020年3月,极兔正式进军中国市场,硬生生撕开了一条口子,仅用4个月时间便达到500万单量。